制备柱流速的分类和最佳设定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1-11-11
制备柱流速的分类和最佳设定。高效液相色谱把普通的色谱柱换成制备柱,就是制备液相色谱,两者的区别在于一种以分析为目的,追求的是检测精度,样品承载量非常小。

  制备柱流速的分类和最佳设定。高效液相色谱把普通的色谱柱换成制备柱,就是制备液相色谱,两者的区别在于一种以分析为目的,追求的是检测精度,样品承载量非常小。

制备柱

  一、制备柱流速的分类

  1、制备色谱柱中的流速通常有两种表述方式。

  2、一种是体积流速,即单位时间内流过某截面的流体的体积,单位mL/min,实际的分离过程中多用此来表示流体的速度;

  3、另一种就是线流速,即流体中任一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沿管路方向所通过的距离,单位cm/min,该表示方式多用于理论分析。

  4、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应采用最佳流速以期得到最好的分离效果。最佳线流速从根本上是由填料粒径和形状所决定,而最佳体积流速可由最佳线流速与柱子内径的截面积相乘而得到。二者之间可通过色谱柱的内径互相换算。

  二、制备柱流速的最佳设定

  1、在快速制备分离的方法开发中,尤其是反相制备,往往需要借鉴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但是从高效液相的分析方法放大到制备液相的分离方法,许多参数都要做必要的修改。从分析到制备流速的放大,为了保证色谱峰的分离度基本维持不变,线流速往往是不变的。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析柱与制备柱最大的差异就是色谱柱的内径不同,一般来说分析柱内径为2~5mm,而制备柱的内径一般都大于10mm,此时两者流速的比值约为色谱柱内径平方的比值,若分析柱内径为5mm时的最佳流速为1mL/min,那么内径为10mm制备柱相应的最佳流速应为4mL/min。

  3、实际的制备分离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时为了成功进行分离必须牺牲最佳柱效,因此很难达到理论上的最佳流速。当分离效果不好时,我们要降低流速,低流速会由于纵向扩散效应而降低柱效进而使峰型变差,但样品分离效果相对较好;

  当分离效果很好时,通常会加大进样量,而且会相应地增加流速,以加快出峰时间,提升分离效率,但过快地流速会产生较强的涡流扩散效应而让柱效降低。制备色谱的填料颗粒一般较大,会导致装柱的效果差,而传质阻力会相应地大很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实际上能达到的放大流速仅为理论值的40%~50%。

  只要注意不超过柱子耐压、保证足够分离度、仪器本身可以做到、流速可以随便提高。高流速还省时间呢。为了能够延长制备柱的寿命,一般留些余量还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