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纯化是从动植物组织、微生物培养产物或细胞培养产物中分离及纯化目的产物的过程。系统地研究生物分离纯化过程,能够揭示其内在的分离原理。利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设计目的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由于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生理活性或药理作用,因此在分离纯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目标产物的特点,在保证其生物机能的前提下进行分离纯化操作。生物分离纯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产物浓度低,纯化难度大
原料液中目的产物的浓度一般都很低,有时甚至是极微量的,如yi腺中脱氧核糖核酸酶的含量为0.04%、胰岛素含量为0.002%,胆红素在胆汁中含量为0.05%~0.08%,但杂质的含量却相对较高,这样就有必要对原料液进行高度浓缩。
2、活性物质性质不稳定,操作过程容易失活
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理活性大多是在生物体内的温和条件下维持并发挥作用的,目的产物大多数对热、酸、碱、重金属、pH值以及多种理化因素都比较敏感,容易失活。外部条件不稳定或急剧发生变化,容易引起生物活性的降低或丧失。因此,为维持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分离纯化过程的操作条件都有严格的限制。
3、生物材料中的生化组分数量大,分离困难
原料液中杂质成分多,甚至目的产物与杂质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等往往比较相近,所以分离纯化比较困难。
4、生物材料容易变质,保存困难
生物材料容易腐败、染菌、被微生物的活动所分解或被自身的酶所破坏,甚至机械搅拌、金属器械、空气、日光等对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生物分离纯化方法的正确选择,对维持目的产物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生物产品质量标准高
生物产品一般用作医药、食品和化妆品,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因此,要求分离纯化过程必须除去原料液中的热原及具有免疫原性的异体蛋白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并且防止这些物质在操作过程中从外界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