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仪器+手性柱”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汇总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21
“HPLC仪器+手性柱”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汇总
01
压 力



柱压-仪器

常见现象


压力升高、降低或不稳定


原因分析

①仪器管路堵塞;

②泄漏、流动相抽空、溶剂管道滤芯堵塞;

③系统中有气泡;


应对方法

①从泵到检测器做一个系统性的检查以确定堵塞发生的部位;

②检查各接口处,检查流动相,超声清洗或更换溶剂管道滤芯;

③流动相使用前超声,排气。


柱压-色谱柱

常见现象


 柱头塌陷,反压上升,柱效下降。


原因分析

   ①流速过大,会引起高柱压或柱压升高过快,特别是当使用粘度高的溶剂(如IPA, EtOH);

   ②流动相或样品溶液过滤不彻底,固体颗粒堵塞管路或柱头,会引起柱压过高;

   ③样品中成分在柱头析出或强烈吸附,会引起柱压升高。


应对方法

①如柱子之前使用了黏度大的溶剂而引起柱压升高,建议使用小流速先置换之前的溶剂,待柱压下降并稳定后再进样检测;

②因柱压问题引起的柱头塌陷,无法恢复柱子性能,出现异常后可尝试反接色谱柱进行实验;

③每种柱子有特定的承压范围,请仔细参照相应的《色谱柱说明书》;

④更换流动相时,或者把柱子刚接上仪器的时候,逐步增加流速;

⑤彻底过滤流动相及样品溶液;

⑥样品预处理;

⑦仪器设定保护柱压。


02
基     线




常见现象


基线漂移、基线噪音大。


原因分析

①柱温变化;

②流动相混合不均匀;

③流通池污染或有气泡;

④色谱柱平衡慢,尤其是流动相组成发生较大的改变;

⑤漏液;

⑥色谱柱污染。


应对方法

①控制实验室温度及柱温箱温度;

②使用HPLC溶剂, 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一天以上未使用流动相,用前轻轻晃动瓶子使流动相均匀;

③清洗流通池,流动相在使用前脱气;

④先用中等强度的溶剂冲洗柱子;

⑤注意压力, 排查漏液的地方并加以排除;

⑥定期对柱子用强洗脱溶剂(在柱子使用范围内)进行冲洗。


03
 峰 形





常见现象:峰前沿、拖尾、肩峰等。

问题一:峰前沿



原因分析


①柱温引起的峰前沿;


②样品溶剂与流动相不兼容;

③色谱柱前端过滤筛板堵塞;

④柱效降低;

⑤柱头塌陷。


应对方法

①提高温度有时能消除前沿;

②增加流动相极性或样品用流动相溶解;

③更换筛板。如前延峰很快再次出现,注意检查颗粒物来源(样品,流动相,泵,进样阀)

④冲洗色谱柱或更换色谱柱,推荐使用保护柱;

⑤更换色谱柱。

问题二:峰拖尾

原因分析


①样品超载;


②杂质峰干扰;

③硅羟基作用;

④洗脱强度不够;

⑤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

⑥柱效降低;

 ⑦柱头塌陷。


应对方法

①减小进样量或稀释样品浓度;

②纯化样品或调节流动相比例,使杂质不干扰主峰;

③硅羟基作用;

④在柱子可使用的溶剂范国内增加洗脱强度;

⑤连接点空隙降低,尽量选用细管线;

⑥冲洗色谱柱或更换色谱柱,推荐使用保护柱;

⑦更换色谱柱。

问题三:肩峰



原因分析


①色谱柱或保护柱入口端污染;


②样品溶剂与流动相不兼容;

③干扰峰;

④色谱柱损坏。


应对方法

①使用强溶剂清洗色谱柱或更换色谱柱,必要时可以反冲,更换保护柱;

②用流动相稀释样品;

③可能是样品中纯在的物质与目标物未分离,需要调节方法(调节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改变选择性,可能是系统中引入的污染物,通过空白溶液进行排查;

④更换色谱柱。


04
误进溶剂




常见现象


柱压剧增,分离突然变差。


原因分析

①涂敷型产品(Y1-Y5)若导入错误的溶剂(如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等),柱子会马上被破坏;

②正相手性柱的保存溶液和常用流动相多数含有大比例的正己烷,而正己烷和甲醇、乙腈、水互溶性很差,如没有经过合适的溶剂置换,误进和柱子中原有的溶剂不互溶的溶剂,柱压也可能被破坏。


应对方法

①一旦错误地使用了溶剂,重新恢复柱子性能的可能性很低;

②立即停泵,取下柱子,先用合适的溶剂(如乙醇)置换仪器之前的溶剂,再接上柱子低流速冲洗(至少20倍柱体积)置换柱子中误进的溶剂。


05
残留效应




常见现象


方法重现性差。


原因分析

①残留物在普通流动相中可长时间地稳定保留,“老化”柱子;

②实验后柱清洗没做好。


应对方法

①问题出现后可尝试进行冲洗后再使用;

②用“旧柱”开发的方法,必须在新柱上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