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保留时间总是飘忽不定,令人难以琢磨。根据经验,色谱保留时间不重现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保留时间单方向的漂移,即保留时间提前或延后;二是保留时间无规律的波动,即保留时间忽前忽后。
介绍色谱保留时间漂移前,我们先来了解与区分保留时间、死时间、调整保留时间的概念:
保留时间(tR):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的色谱顶点的时间间隔称为该组分的保留时间。即从进样到柱后某组分出现浓度极大时的时间间隔。
死时间(t0):分配系数为0的组分的保留时间称为死时间。通常将空气或者甲烷视为此种组分,用来测定死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某组分由于溶解(或者吸附)于固定相,比不溶解(或者不吸附)的组分在柱中多停留的时间称为调整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保留时间-死时间
※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固定相等)一定时,调整保留时间仅决定于组分的性质,因此调整保留时间是定性的基本参数。
那液相色谱中保留时间为何忽前忽后呢?下面我们来说说主要的影响因素及“破案”方法。
若发生保留时间漂移,需要考虑流动相是否已使色谱柱达到充分的平衡。一般情况下,流动相平衡色谱柱需要10-20个柱体积;但如果流动相中有使用弱酸、弱碱、缓冲盐和离子对试剂,或者固定相为正相硅胶等,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平衡色谱柱。
这时也可能会导致保留时间的漂移,需要同时观察色谱峰型、柱效、压力的变化情况,推测色谱柱是否被污染。可以根据具体的测试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溶剂进行色谱柱的冲洗,或更换新的色谱柱。为了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增加保护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确认柱温的准确性,柱温的变化也会导致保留时间的变化。
流动相中某种试剂的挥发,流动相中不同试剂的比例配制有误,也会导致保留时间的变化,需要确认流动相是否新鲜与正确。
观察柱前压力,如果压力不稳定或者偏离正常值,可能是泵流速不准确或者有气泡产生,出现保留时间的不稳定,需要保证仪器流速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观察系统压力,如果几次进样的压力曲线不能重合或差别比较大,可能是系统存在泄露或堵塞,出现保留时间的不稳定,需要依次排查系统中有无漏液或堵塞异常。
保持保留时间的重复性是重中之重!同时,也要尽可能避免保留时间的漂移!关注保留时间的稳定性也能反映流动相、检测器等的正常情况!